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临床表现

2008-04-26 00:00:00 来源:

  1.临床症状: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近1~2月病毒感染病史或目前复发史,可伴有发热、鼻塞流涕、咽痛头痛及转氨酶、胆红素增高。大多无明显诱因。眼部主要是视力急性下降、视物变形、变小,眼前黑影,偶有患眼红疼、羞明。反复发作或病程越长,视力越差,变形越重。
  2.临床体征:眼前节及玻璃体正常,或有玻璃体轻度炎症。眼底改变:后极部视网膜水肿,视网膜下有黄白色斑,以黄斑区域深在的暗灰色或黑色小点周围黄色晕环绕为特征,中心凹反光暗淡甚至消失;有时中心凹内可见较规则的金色的视网膜外空泡,轻度隆起呈蜂窝状。1个月内视力回升过程中,裂隙灯接触镜可发现相当于视网膜细胞层水平发现黄色凹陷,周围绕多个细小浓色素斑点。2~3月病情稳定后作眼底镜检查,中心凹处视网膜色素斑驳增加,或在旁黄斑区出现清晰的色素簇集,而在较初是不存在的,余无其他变化。部分患者可并发黄斑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。视网膜血管及非病变部位视网膜均正常。
  3.辅助检查:Amsler栏栅试验呈扭曲变形或有暗点。早期自动视野计检查可正常,或有中心/旁中心暗点,但无生理盲点扩大。EOG、ERG、VEP均异常。
  4.眼底血管荧光造影:病变区主要表现在后极部。①发病初期表现为一个小的、中心性低荧光区,周有一个高荧光环。②急性期:动脉期表现为相对性低背景荧光;静脉期呈现斑状高荧光,强度随脉络膜荧光变化,但其大小、形态不变;后期可见斑状强荧光,且部分可融合成小片状;晚期荧光染色(为色素上皮炎症荧光着色所致)。③恢复期:动脉期表现为小点状高荧光和色素增殖的小点状低荧光;后期点状高荧光随背景荧光减退而减弱(色素上皮损害色素脱失而透见脉络膜荧光)。
  5.临床分型:临床上有两种分型法。
  (1)根据眼底荧光造影像分为三型:Ⅰ型(中黑外亮型): Krill较初描述的“晕环状”高荧光斑就是此型,即病变中央因色素堆积、背景荧光被遮蔽而形成黑点,周围环形荧光显露。此被公认为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的特征性荧光像。它是色素上皮修复过程中局灶性色素增生的表现。Ⅰ型病变相对稳定,是本病中较为良性的一种类型。Ⅱ型(葡萄簇型):由多个不规则脱色素病灶形成的葡萄簇样荧光斑(Grape-LikeCluster)。部分可转化为中黑外亮型,即转化为“晕环状”高荧光,有人将此作为此病的又一特征。Ⅲ型(混合型):两种荧光造影特征并存。若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,荧光渗漏,亦可出现中浆型喷出或墨汁样渗出,亮度增强,掩盖原来的黑点或使葡萄簇状连成片,从而失去原特征性荧光造影像。Ⅰ、Ⅱ型的视力变化及初诊时荧光造影视网膜色素上皮渗漏率无明显差别,但Ⅰ型的复发率和随访时荧光造影视网膜色素上皮渗漏率明显低于Ⅱ型。
  (2)按临床表现以及评估治疗效果、判断预后的需要又将本病分轻重两型,即:轻型:黄斑部非脱离型。重型:黄斑浆液性脱离型。

3333
3334
更多>
  •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低氧诱导因子的研究

  •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主要作用

微信 微信
微信
微信
公众号 公众号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顶部 顶部
顶部